电镀设备是用于在金属或其他材料表面通过电化学方法沉积一层金属或合金的工业设备,广泛应用于防蚀、耐磨、装饰及功能涂层等领域。电镀设备的电镀技术要求涵盖工艺流程控制、设备性能参数、镀层质量指标及环保安全规范四大核心领域,具体要求如下:

一、工艺流程控制要求
镀前处理
清洁度:需彻底去除基材表面氧化层、油污及污染物,确保镀层附着力达标(如百格测试达5B级)。
活化处理:通过酸洗或喷砂等工艺提升基材表面活性,例如汽车轮毂电镀前需喷砂处理至表面粗糙度Ra≤1.6μm。
设备配套:使用磨光机、抛光机、超声波清洗机等设备,确保基材表面平整光洁。
电镀阶段
电流控制:根据工艺需求调节电流密度(1-50A/dm²),如镀铬需50-60℃温度下控制电流密度在20-50A/dm²。
温度管理:通过温控装置维持镀液温度稳定(±1℃精度),例如镀光亮镍需50℃恒温。
溶液循环:过滤机流量需达镀槽体积的3-5倍/小时,防止颗粒沉积影响镀层质量。
镀后处理
清洗与钝化:去除镀件表面残留液,通过钝化处理提升耐腐蚀性(如中性盐雾测试达1000小时)。
抛光与封闭:对装饰性镀层进行抛光处理,表面粗糙度Ra≤0.4μm;使用封闭剂减少孔隙率。
二、设备性能参数要求
电源装置
输出稳定性:采用稳流/稳压电源,输出电压波动≤±5%,电流波动≤±2%。
功率匹配:电源功率需满足工艺需求(计算公式:功率=电流×电压×安全系数1.2-1.5),并预留20%过载能力。
脉冲功能:高频电子元件电镀需配备脉冲电源,频率可调范围10Hz-100kHz,占空比10%-90%。
电解槽
材质耐腐蚀性:槽体材料需适应镀液特性,如PVC/PP用于酸性镀液,钛材用于镀铬等高温强腐蚀场景。
结构优化:槽口设计需防止溶液溅出,内部排水排气系统确保溶液均匀性。
搅拌与过滤系统
搅拌效率:空气搅拌适用于低粘度镀液,机械搅拌/超声波搅拌用于高粘度或精密镀层(如珠宝电镀)。
过滤精度:过滤系统需去除≥5μm颗粒,过滤效率≥98%,确保镀液清洁度。
三、镀层质量指标要求
物理性能
结合力:镀层与基体结合强度需通过百格测试(5B级)及弯曲测试(180°无脱落)。
厚度均匀性:镀层厚度偏差≤±10%,使用X射线测厚仪在线检测。
孔隙率:通过硫酸铜点滴试验或气相色谱法检测,孔隙率≤0.5个/cm²。
化学性能
耐腐蚀性:中性盐雾测试时间需符合标准(如装饰性镀层≥240小时,功能性镀层≥1000小时)。
硬度:功能性镀层需达到指定硬度(如硬铬镀层HV≥800)。
外观要求
光亮度:装饰性镀层需达到镜面效果(光泽度≥800GU)。
表面缺陷:无针孔、麻点、烧焦等缺陷,通过目视检查及显微镜检测。
四、环保与安全规范要求
废水处理
分类排放:酸液、碱液、镍液需单独处理,COD含量降至100mg/L以下。
资源回收:通过膜法处理回收重金属,如镍回收率≥95%。
废气控制
抽风系统:密封槽体设计配合可调节抽风口,废气排放符合GB 16297标准。
储氢装置:循环液中设置遏止爆炸装置,防止氢气积聚引发危险。
操作安全
个人防护:操作人员需佩戴防酸手套、护目镜及防毒面具。
应急设施:电镀车间需配备急救箱、洗眼器及消防器材,每层设置灭火器。